杭州市社会组织助残服务申报项目终审答辩会暨第五期助残社会组织人才精英营举办

4月2日,市残联组织召开2024年度杭州市社会组织助残服务申报项目终审答辩会。市残联组宣部、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浙江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家、浙江省社会组织领军人物等组成评审组,对 32 个项目进行评审。

这是市残联第三年面向社会开展助残服务项目申报及立项扶持工作。在近两年的立项项目中,各承接组织累计开展各类助残服务活动356场,惠及残疾人近万人次,为“春天的事业”提供了更加社会化、专业化、多样化的力量支撑。

在今年的项目申报期内,共收到市、区两级申报项目60余个,项目内容涵盖助力共富、社会融入、专业服务、生活支持、家庭关爱、文体活动等方面。经过专家的首轮初审,共有32个项目进入到终审答辩环节。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各项目负责人就各自项目的亮点、量化指标、预计效益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评审专家针对项目设计的必要性、项目落地的可行性、财务预算的合理性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评审结束后,市残联、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还举办了第五期助残社会组织人才精英营,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围绕社会组织财务管理、项目设计、宣传运营等方面为助残社会组织进行辅导。

来源:杭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中医药博物馆之旅——明眸睐春景 护眼正当时

明眸睐春景
中医药博物馆之旅春日爱眼护眼专场
护眼正当时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2024年3月以“有效减少近视发生共同守护光明未来”为主题,开展第8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

3月16日,溯采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社会发展服务中心)联合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芫初团队共同推出的“中医药博物馆研学之旅——春日爱眼护眼篇”活动在浙江中医药博物馆展开。

来自上城区的四十余名同学在志愿者的陪同下参观了浙江中医药博物馆,穿越历史长廊,体验中医药文化传承,学习运用中医药的方式保护视力,并体验耳穴压豆,品尝春日明目汤。同学们在改善用眼习惯、增强爱眼护眼意识的同时,领略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穿越历史的博物馆之旅

走进博物馆,同学们既激动又兴奋,用童稚与好奇的眼光捕捉着眼前的一切。

“哇!这个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中药?”

“这个为什么叫龙骨啊?是真的龙的骨头吗?”

在讲解员生动的讲解和指引下,同学们参观了传统展品,体验了现代化的多媒体互动装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随着参观的不断深入,同学们对于中医药文化的认识也逐步加深。

在博物馆之旅接近尾声时,同学们回到“闻香识药”展区,迫不及待地与志愿者分享自己的收获,“原来中药不都只是草药”“犀牛角竟然也可以入药”“我终于看到黄连长什么样了”。为鼓励同学们认真的学习态度,志愿者在同学们的笔记本上盖上了原创中草药印章

耳穴压豆的明目奇效

耳廓是人体相对独立的外在器官,虽然仅占人体总面积的1%左右,但分布着90多个穴位,对全身器官组织都有特定的反射区。《黄帝内经・灵枢》记载:“视耳好恶,以知其性”,即通过观察耳廓形态、色泽、皮疹、脱屑等变化,可以初步了解个人脏腑功能状态。

那么如何通过耳穴压豆来保护视力,以小手法博大功效呢?耳穴压豆采用王不留行籽刺激耳廓的眼穴(反应点),使局部产生热、麻、胀、痛等刺激的反应,通过经络传导,调整气血功能,促进阴阳平衡,达到缓解眼部疲劳、保护视力的功效。

趣味盎然的视力小课堂

参观完博物馆后,同学们跟随志愿者来到教室,爱眼护眼课堂正式开讲。

课堂上,讲师为同学们讲解了什么是耳穴压豆,并教大家如何通过耳穴压豆的方法保护眼睛。通俗易懂的语言,引人入胜的讲解,让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课堂过程中更是互动频频,气氛活跃。

理论教学后,同学们争先恐后举起小手,渴望亲身体验一番耳穴压豆的神奇之处。“老师老师!你来教我,我学会了自己贴!”“老师我想保护眼睛该贴哪里啊?

在讲师和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同学们不仅亲身体验到了耳穴压豆,还学会了如何根据自己的需要找到对应穴位贴上耳穴贴。感受到耳穴压豆的乐趣后,同学们纷纷“大展身手”,自告奋勇给自己的小伙伴贴耳穴贴。

疏达肝目的春日明目汤

“五脏六腑的精气皆上注于目,目得穴而能视。”肝脏开窍于目,而肝又与春季相应,春天就是养肝明目的好时机,只有肝的精气充足了,我们的心灵之窗才能清澈、有神。

春日明目汤有护肝明目之效:决明子清热明目,金银花疏散风热,大枣补中益气、保肝护脾,枸杞子补肝益肾坚筋骨,冰糖适量风味更足,梨肉软烂果香四溢。

课堂接近尾声,一旁早已在熬制的春日明目汤也散发出了阵阵清香。同学们从志愿者手上接过热气腾腾的春日明目汤,迫不及待地小口品尝起来。

中医养护“视”不宜迟

一缕药香,跨越古今,演绎着中医药的根深叶茂,续写着岐黄之术的生生不息。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本次活动在帮助同学们改善用眼习惯,增强爱眼护眼意识的同时,领略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

3·5学雷锋——小吊梨汤杯杯暖 雷锋精神代代传

今年3月5日是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5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志愿者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前行者、引领者。浙江活跃着1174万志愿者,占常住人口数比例接近18%。而全省注册的志愿者更是达到了1861.3万人。也就是说,平均每3.5个浙江人中就有一名志愿者,每5个浙江人中,就有一个经常参与志愿服务的人。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今年浙江省委“新春第一会”也明确提出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优秀志愿者代表既是社会工作领域的杰出人才,也是身边最好的榜样。

3月2日上午,由溯采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社会发展服务中心)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芫初团队共同推出的“小吊梨汤杯杯暖,雷锋精神代代传”活动在上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展开。

在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大学生志愿者的指导下,来自上城区的30余名小朋友,选用药食同源食(药)材熬制小吊梨汤

一杯杯暖心的梨汤承载着爱心和祝愿,被送往上城区鼓楼消防救援站浙江省中医院等单位,送到消防战士医护人员的手中。

为什么要送梨汤

        今年的3·5学雷锋纪念日,正值惊蛰节气。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反映着自然界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萌发、生长的状态。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惊蛰前后天气乍暖还寒,人体容易外感咳嗽、口干舌燥,而梨性微寒且甘润,能生津清热、润肺止咳、消食除滞,也合春季顺肝气、养脾气、润肺燥的养生需求。

梨汤是如何熬制而成的

        除了梨之外,小吊梨汤的配方当中还包括红枣、银耳、乌梅、山楂、枸杞、冰糖等多味食(药)材。在大学生志愿者的指导下,小朋友们洗干净双手,按配方说明抓取食(药)材,用传统戥称称量,按配比下锅熬制,待熬制完成后再分装。

梨汤送给谁,为什么送给TA

        上午10:30,小朋友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大学生志愿者的带领下,来到上城区鼓楼消防救援站。在消防战士的陪同下,小朋友们参观了消防装备。“消防员叔叔的衣服太厚太重啦”,试穿了战斗服之后,小朋友们惊叹道。

参观结束后,“消防员叔叔,你们辛苦啦!”,在问候声中,小朋友们将亲手熬制的梨汤送到消防战士手中,感谢他们守护生命财产安全

下午13:30,大学生志愿者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出发乘车来到浙江省中医院,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医院国医馆。带着小朋友们的爱心和祝愿,大学生志愿者将梨汤送到候诊大厅和诊室,分到当班医生护士的手中,感谢他们坚守“医”线,守护健康

 

送梨汤的意义

        志愿者身上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等品质,都是社会文明、时代进步的体现。放大这些品质,在社会弘扬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就需要给予好人更多鼓励,要呵护“像金子一样”的好人本色,营造让好人有好报的社会氛围。

浙江“新春第一会”上强调,要树牢“大人才观”,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怎么重视都不为过的观念。而专业的志愿者队伍,正是一笔无价的城市财富。